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倒不如说我是哲学家。
——爱因斯坦
这里所说的“科学家-哲学家”,其特点是,他们在进行理论研究时是以科学研究为主,以哲学探索为辅。在此仅简略介绍三位科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1.爱萨克•牛顿
牛顿(1643-1727)是一位伟大的力学家、光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同时又是一位哲学家。他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幼时能十分精巧地制作风车、风筝等。他生性腼腆,体质虚弱,为此常受到一个“小霸王”的欺侮。有一次,“小霸王”故意地踢碎了他心爱的小风车。一向懦弱可欺的牛顿再也忍不住了,他狠狠地揍了那个“小霸王”。这使他的自信心大大增强。他要在学习上全面获胜。经过一番努力。结果从班中的落后生变为名列前茅的优秀生。牛顿放牧牛羊时也经常聚精会神地看书,牛羊跑到地里糟踏庄稼,甚至跑到远处他也不知道。他18岁时进剑桥三一学院专攻数学,1665年获学士学位。同年仲夏伦敦大规模流行瘟疫,牛顿回故乡居住。26岁时他被任命为剑桥大学教授,30岁被选为英国皇家学学会会员,以后任该学会会长。
牛顿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一书于1687年问世,宣告了自然科学的首次大综合。这使得机械力学的观念、方法等成为后来科学家坚信不疑的信条和世界观。这种机械自然观的建立直接影响了以后二三个世纪科学发展的进程。
在哲学上,牛顿从当时的力学知识出发提出了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绝对处所与相对处所、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等一系列概念。牛顿还是一位自觉运用科学成果论证上帝存在的虔诚教徒。他认为太阳系形成时是上帝给予“第一次推动”。
在方法论上,牛顿主要继承了在他之前的伽利略和培根的方法论。他强调实验,称自然科学为实验哲学。他认为归纳是基本的推演方法。同时他还坚持数学方法及演绎方法的有效性。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1879-1955)不仅是科学史上一位罕见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从为庆贺他的70岁生日而由许多科学家和哲学家撰写的论文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哲学家-科学家》的书名,我们不难看出爱因斯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正如德国威廉皇帝学会第一任会长阿道夫•冯•哈纳克上任时所说:“人们抱怨我们这一代没有哲学家。可是他们错了。他们现在在别的学院里。他们的名字是马克斯•普朗克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位神学家在柏林大学的讲话大多被人们忘记了,唯独这几句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
爱因斯坦的学术生涯大致包括物理学和哲学两大领域。他创建的相对论不仅震撼了物理学界,而且为科学哲学尤其认识论和方法论带来了关键性的进展。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一般问题、科学方法论,尤其是科学研究中的好奇心、直觉、灵感及想象在科学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都进行了认识论层次上的探索和论述。
倘若翻阅本世纪以来的重要哲学著作,尤其是科学哲学名著,其中没有论及爱因斯坦或相对论的为数不多。譬如,波普尔在创立他的否证论思想时就是以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过渡或革命为案例进行分析的。库恩、拉卡托斯等人在阐述自己的理论时也是如此。
3.尼尔斯•玻尔
玻尔(1885-1962)不仅为人们尊称为现代理论物理学大师,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生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从小态度平和,待人友善,不善表达,但对问题的思维异常敏捷。在一次美术课上,小玻尔画了一幅住宅图画,从其中一石一树都看得出这位11岁的小作者的认真细致,更令人惊奇的是画中篱笆桩柱数目竟与实际数目一根不差!他1903年进哥本哈根大学主修物理。他首先填写的选修课是哲学和逻辑。1911年26岁的玻尔获得博士学位。他以他的原子模型理论而获得1922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哥本哈根创建并领导了物理学界赫赫有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该学派中有许多年轻科学家如海森堡、狄拉克、泡利等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哥本哈根流行这样一首歌:“伟大人物尼尔斯•玻尔,从一切虚假的足迹里认出正确的道路。”
玻尔在《原子论和自然的描述》一书中向人们展示了他的以互补原理为基础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玻尔认为,人们在从事对某客观对象的观察时,观察者、观察仪器同客观对象之间必定有相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存在就使观察者不可能达到对客观对象作确切的状态或因果性描述。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是互补的。他认为微观粒子的粒子性与波动性是互补的。这就是他的互补原理。
玻尔还把这种观点应用到其他科学领域中。生物学中的机械论与有机论是互补的;哲学中如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理性与感情都是互补的;人生本身也是互补的,每个人既是观众又是演员。
的确,玻尔的互补哲学为一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全盘接受。据说,韦斯考普曾用互补观点分析某个物理问题,开始想不通,后来豁然开朗,于是他喊道:“玻尔永远胜利!”罗森菲耳德则呼吁:“是我们奋起应战,来把今日之梦变为明日之现实的时候了。感谢玻尔,他使我们的科学视野和哲学视野得到了惊人的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