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少年哲学向导 本章:4.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说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小时候的事。吴道子从小并不聪明,他喜欢画画,但是画不好,一次画不好,两次画不好,三次还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灰心丧气了,认为他自己不是那块儿材料,永远也画不出什么名堂了。

    这一天,他怀着苦闷的心情,没精打采地出门游玩散心。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看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老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轻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鏊子。只见年老的把面团用小擀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擀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在年轻妇女前的鏊子上。年轻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老的妇女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丝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整齐齐,吴道子看呆了。

    吴道子看了一会儿,就走近那年老的妇女身边,问道:“你看也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鏊子上,这么难的事,你是怎么学会的?”那年老的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致志,功夫练得久一点,熟一点罢了。”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

    吴道子一听,恍然大悟。从那以后,他勤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见人摹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誉满全国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他画的画也在人们的传说里成了“神画”。

    丰厚的收获,离不开辛勤的耕耘,那位烙馍妇女的一席话使吴道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都要下苦功。正常的遗传素质,优良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懂得社会知识、规范,能够扮演社会角色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要为社会所欢迎,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仅仅有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人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

    有人说,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可以在这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也有人说,家长、教师就像雕塑家,可以把儿童捏成雕成有智慧、品德好的一代新人。这些譬喻虽有一些道理,但不完全确切,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生命的自我发展着的人,他不是像一张白纸那样只能消极地被人画,也不是像一块大理石那样只能消极地被人雕刻。人从诞生起,就是对世界的积极探索者,他对外界的影响能作出各种反应,外界各种教育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才能奏效。所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人的能动性。

    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勤奋努力等都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它们构成了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试想,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认知的兴趣,求知欲不浓,根本不想学习,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他又能学到多少东西?更不用说,他能做出多少成绩了。

    在能动性这个范畴中,个人的勤奋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凡成大功、立大业和在社会各方面有卓越或较高成就的人,对所学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中外古今,没有例外。

    唐代散文家韩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在他的《进学解》中为我们留下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至理名言。正是靠了这个“勤”字,韩愈劳碌终生,孜孜以求,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书,“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遂使这位六岁丧父、十岁丧兄、依赖嫂嫂郑氏扶养教诲的孤儿,成了通晓经典、学贯古今、文笔流畅、气势不凡的大文学家。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地方“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一次,他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十八口大水缸说:“学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口缸里。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自然就能够知道了。”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了,因而也就成了我国古代书法家之一。

    说到天才,恐怕创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本人可算公认的天才了。然而,即使马克思的天才,也是和他的勤奋分不开的。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在英国图书馆翻阅和摘录的资料有一千五百多种。他常年累月总坐在图书馆一排第二号座位上,以至在他脚下的地板上磨出了两个明显的脚印。马克思在家里思考问题时,常常习惯在房间内来回走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门窗之间的地毯上竟踩出了一行清晰的浅沟,仿佛一条羊肠小道,穿过茫茫草地,通向真理的宝库。

    我国人民一向把诸葛亮看作是智慧的化身、天才的代表。可是他自己却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许多人都说鲁迅有天才,可是他直言不讳地回答:“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由此可以想见,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伟人,其实都是勤奋劳动的人。勤奋造就天才,天才出于勤奋。

    中国有句古语,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汇涓滴无以成江河”,也是用来比喻勤则成事,惰则败业的。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天赋本身并不等于实际本领和才能,它只是为发展才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外,还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勤奋努力。有了这个条件,愚笨的人终能攀上科学的巅峰;离开这个条件,最好的天赋恐怕也到不了知识的彼岸,甚至成为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废人。

    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上小学时,因成绩不好而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了修业证明,数学也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他觉悟到:既然自己资质不强,就应该多用点时间来学习。此后,别人学一小时,他就学两小时。这样他坚持不懈地苦学苦练,终于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别人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数学题目,他往往只要一个钟头就解出来了。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人们都说他很迟钝,可正是他创立了相对论。李时珍曾经三次考举人落榜,但他后来成了医学大师。世界上有许多禀赋平凡的人,创造了超群出众的成绩,这其中的奥秘之一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更勤奋,更努力。

    有的人认为,许多名家大师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即使不是得天独厚,也是因为他们有好运气。

    世界上果真有“运气”吗?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运气,不过就是一种机会,或者叫机遇。可是“机遇”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查理•民科尔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爱迪生也曾说,发明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就告诉我们,机遇的出现是以勤奋为前提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成功者的足迹吧!汉斯罗教授发现,达尔文在植物研究上颇有才学,于是通过自己的影响极力地推荐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达尔文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登高山,进老林,不避艰险,广泛收集资料,系统研究分析,结果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如果达尔文没有这次机遇,也许只是一个庸常的牧师,终生也难有作为。然而,达尔文所以能够在这次航海中取得辉煌成就,更主要的,还是决定于他本人在科学上的才华和进取精神,他的儿子在谈到达尔文时写道:他懂得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对机遇所提供的每一个意外事件或观测现象都予以注意,并且对那些在他看来大有希望的问题去进行研究。

    我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本是布衣平民,在乱世之秋躬耕南阳,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因受到了刘备的知遇之恩,才出山辅佐刘备,叱咤风云地大干了一番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诸葛亮的才智被人称颂,甚至被当作智慧的化身。虽然一些文艺作品或戏剧中的诸葛亮都抹上了“神”的光彩,其实,他并非是“生而知之”的神人,他的才能正是他勤于学习,注重实践的结果。他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广学成才”要求自己,就是在隐居之时,也经常和朋友们一起,谈古论今,切磋学问。由于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出色的才干,当机会到来时,他就如虎添翼。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如同自然界并非只有催绿绽红的春天而没有漫天飞雪的隆冬一样,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坎坷、困难常常向人袭来,它会使弱者屈服、沉沦、倒下;也能使强者奋起、搏斗、勇进。只有勤奋勇敢的人,才有可能攀向成功的梯子。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的社会化漫谈》,方便以后阅读人的社会化漫谈4.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的社会化漫谈4.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并对人的社会化漫谈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