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人走茶凉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林清玄 本章:闲话人走茶凉

    “人走茶凉”是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感喟。《史记、汲郑列传》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翟公复为廷尉,宾客欲往,翟公用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翟公可以说是深谙个中滋味。

    当然,并非人人对此都有切肤之感。其实,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说这话的大多是些有身份有派头有脸面的“人物”,特别是曾经居官而又已“下野”的人,说起来更是情真意切,憎恶之情溢于言表。而占绝大多数的寻常百姓对此倒是显得很有涵养,不温不火,怡然自得。原因其实很简单,“台上台下”的巨大反差导致心理失衡而已。

    想当初,人在位上,炙手可热之时,出门有人鸣罗开道,讲话有人代拟草稿,公事有下属代劳,私事有人办理周到,言必称指示,行必谓亲自,家居平日客来客往,逢年过节更是热热闹闹,上下其手,左右逢源,何其风光,何其意得志满!然而,曾几何时,或因年老昏聩而致仕,或因东窗事发而下狱,或因庸碌无为而下野……昔日的威风犹如秋叶经风一般,瞬间便零落无遗,只剩下门前冷落车马稀、坐观行云一孤人。这时节,饭要亲自去烧,水要亲自去打,路要亲自去走,事要亲自去办(求人办)。前后对照,判若云泥。简直象一首“古妇诗”里说到的:“昨夜金衩坐翠楼,今朝铁索上孤舟”一样,反差如此之大,怎不叫人柔肠寸断!而且,千不该万不该的是,昔日的荣光虽已不再,可那思维习惯,那“风度”,那“气魄”却依然。眼瞅着自己的话没人听了,自己的事没人办了,自己的坐骑由别人享受了,自己的“客人”不再登门“添乱”了,心里怎能不着急、上火带憋气,可又无可奈何,只好长叹一声:“唉,人一走,茶就凉啊!”

    平心而论,昔日的风光有一部分是由于官位本身所赋予的权威在起作用,因为担负一定领导职务,自然享有相应的决策、指令和实施行政的权力,这样的威望自然随着“无官一身轻”而削减了。对此,恐怕任何人都能坦然接受。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容易忘却的倒是在其位时由于自己的私心杂念作怪而招致肖小咸集所烘托出的不正常的气氛和心理享受。因此,一旦失势或失官,周围人便如苍蝇一般轰然而散,自己再也无人问津,这才是最让人陡生世态炎凉之感的真正原因。

    因此,在其位时谋其政,亲贤人、远小人,光明磊落,不搞朋党,退位后才能淡泊宁静,安之若素,乐而无怨。如果贪恋权势,私欲熏心,不得已而退位后,自然不容易接受台上台下的巨大反差,叹一声“人走茶凉”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

    这也正是宋代朝官吴虔裕宣称“我纵僵仆阶下,断不学……七十致仕”的真正原因。能想到这一层,翟公大约也不会在门上大书特书了吧?


如果您喜欢,请把《在云上》,方便以后阅读在云上闲话人走茶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在云上闲话人走茶凉并对在云上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