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color:Gray">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span style="color:Gray">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最好的状态是水的状态,最好的品德是水的品德。水善于给万物以好处,却不争取自身的利益。它不拒绝待在别人不愿意待的地方,所以接近大道。
它总是待在最适宜的地方(给自己的定位恰到好处),它的心胸深远阔大,它的交往和善亲切,它说话诚信可靠,它为政为得良好、做事做得成功、行动符合时宜。
由于它不争夺什么,不与谁发生争执,也就不会有什么过错或被埋怨。
第八章讲的上善若水,是一句名言,也是一句美言,它家喻户晓,朗朗上口。一个上,一个善,一个若,又一个水,立刻产生美感,虽然你一时不容易弄清它的含义,然而它确实脍炙人口。这说明含义是重要的,解读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感觉也是同样地重要,直观、审美与声韵,修辞与造句,或者用古人的说法叫炼字与炼句,也同样可能给人以愉悦与启示。
水本身给人的印象极好。它有利于万物,为生命所不可或缺。它滋润万物,提供生机,提供生长,提供灵动。它晶莹干净,为一切洗涤清洁所必需。它流动适应,充满生机动感。它映射天空大地,自己却无色透明。它容纳一切,对万物一视同仁。它构成风景,美丽纯洁??上善若水,这样美丽的精彩绝伦的话语,真不知道老子是怎么想出来的。
上善为什么若水?若水的什么?怎么个若水法?怎么样学习它的那个若水法?老子都没有细讲,仅四个字,给了你想象与解读的空间。这也是老子俭啬主张之体现吧,无声胜有声,少言胜多言。
同时他讲了居善地:就是说水能够很好地给自己定位,不往上跑,而是往低处走,叫做人往下走,眼睛向下。心善渊:水有广阔的心胸,有很好的容受性,有容乃大,切莫狭隘封闭,鼠肚鸡肠。与善仁:就是说做到与人为善而不是与人为恶,不是一脑门子官司,老看着旁人欠他一百吊钱。水滋润万物,而不毁坏什么。当然有破坏性的水害,但是那种水害的能量来自外力:风力、月球的吸引力、由于过分蓄积而造成的势能等,并不是水要害人。言善信:说的是水说到做到,声响到流到,并无虚夸,从不欺世盗名。政(正)善治:水能满足干渴,满足群体的需要,能推动水车,能做到一些需要它做的东西,它有自己的规律和章法,有自己的稳定性规律性与可持续性。这样为政,就不会扰民害民,就不会忽左忽右,强横霸道。事善能:水有水的多方面的能力、能量,冲流,浮载,灌溉,洗涤,溶解,调节,等等,从不失职。动善时:到了一定的高度,受到了一定的推动或者吸引,该启动就启动,不会轻举妄动,也不会麻木不仁。这里的关键是它给自己的定位从低,它不争夺竞争,它从不自出心裁,它永无过失。
这样解释完了仍觉未能尽意。还是引用一些歌颂水的美景美德的诗句与名言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雍也》)
水的流动是时间的形象代言,水的流动是智慧的象征。水在告诉我们一些更大更根本的东西。愿我们的知性永远像水一样灵动清明,永不干涸。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屈原《渔父》)
清而不矜,浊而不恶,掬之可用,源源不绝。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道就是最大的源头活水!道永远清如许!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光未然)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
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
上善若水,月光如水。上善可如月光?清幽明澈,润泽大地,而且有一种柔性。所以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
与“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一道,告诉我们,水最知春、乐生、有大愉悦焉!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后主)
水也惜春。春亦惜水乎?
这些言说,都比逐字逐句的解释更好,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的证明。上善若水者,常道也,非可尽道也,保持对于水的诗性感觉比详加解说更善,更若水。
从这一章里我们还可以得到一个启发,老子在第二章里已经对美呀善呀提出了质疑,但是此节里讲了那么多善字。可见,善的价值老子仍然是承认的,不论作善良、和善、善心、善意讲,还是作以为然——称善讲,或者作善于、善为、善舞、善贾讲即作为副词讲,作擅长讲,都是一种正面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