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点点头,道:“大格格满意最好,你们也都要仔细相看,多用点心。这婚事虽然定了,但咱们家的格格,也不急着下嫁,且多留大格格两年。出阁时,本宫给她添几件嫁妆。”
德妃说要添嫁妆,那必然不是“几件”就能概括的,这可是给大格格的体面。
李氏听了喜不自胜,忙给德妃谢恩。
德妃摆摆手:“她是本宫的亲孙女,本宫哪有不疼她的道理?”
说到孙辈,德妃抬眼在厅上扫了一圈,没瞧见几个皇孙的身影,她问道:“那几个小的呢?你们都没带来?”
德妃问的,自然是四爷和十四爷家里常常带进宫里的小阿哥。
四福晋没有儿子,不便答话,十四福晋便笑着说:“我们哪敢不带进来啊,弘明在家里日日念着要见玛嬷呢。只是今儿皇上将各个府上的小阿哥都叫去前面了,也不知道玩些什么,这才没来见额娘。”
听到是皇上将小阿哥叫去了,德妃才没继续问,不过她吩咐身边的大太监于留庆去前面看看,省得几个孩子出事儿。
凝春堂前,康熙爷正坐在廊下,两边站着皇阿哥们,至于皇孙一辈,都你挤挤我我挤挤你地站在堂下。
康熙爷看着这二三十个皇孙,脸上都笑出了褶,他抬手让人端上一张弯月弓来。
这弓浑体由纯金打造,上面镶嵌着各色宝石,极尽尊贵奢华,银色的弓弦紧绷在弓上,泛着摄人的冷光。
“今日皇玛法想看你们玩布库。咱们爱新觉罗家的男孩,拳脚上的功夫不能忘,皇玛法今儿便来考校你们。”康熙爷指指那弯月弓,“这是皇玛法出的彩头,你们当中谁赢了,这张弓便归谁,皇玛法封他做小巴图鲁。”
那张弓在众人面前传阅,皇阿哥们都回想起幼时被皇上考校功夫时的不堪经历,唯独十四爷凑到皇上面前:“皇阿玛,不如让儿臣下去和他们玩玩吧,这张弓就归儿臣了。”
康熙爷笑骂他一句:“你都是当阿玛的人了,还想着以大欺小,不知羞。”
十四爷挠挠头,笑着站回去。
底下的小皇孙们看着那张弓,眼里都射出惊叹。
元哥儿年龄算是小的,踮足了脚才能看到大半,他惊羡地张圆了嘴,拉拉身边五阿哥的衣袖:“哥哥,我想要那个!”
五阿哥拍拍他的头:“这个你就别想了,皇爷爷说了,得在布库中赢了的人,才能拿到那张弓。”
他低头看看元哥儿的小短腿,摇头道:“你这么小点儿,还不够别人一下摔的。”
五阿哥说的倒不是假话,皇上虽然没有明说年纪,但等皇孙们散开让出中间的场地后,上场摔跤的都是十多岁的。
元哥儿这么个小不点儿,,别人一脚就能把他绊倒了。
元哥儿目露纠结,看看旁边身形瘦削面色发白的二阿哥,再看看十四叔家敦厚壮实的弘春,都不像是能帮他把弓赢回来的人。
场地中央,太子家的弘皙正在和大阿哥家的弘昱僵持。
虽然大阿哥被圈禁了,但皇上对他的儿子们倒是一如往常,照样让他们进宫。
在场的出了几个小的不知事,其他人都明白,最后胜出的定然会是弘皙。
皇上还目不转睛地看着,嘴里时不时点评几句,倒是兴趣盎然。
这时,一个矮矮圆圆的身影从场地边缘跑过,仗着人小,硬是挤到了康熙爷面前。
康熙爷看着眼前这个小家伙,打量几眼,问道:“你是老四家的?”
这张脸倒是和老四像极,就是一双眼睛好看不少。
元哥儿嗯嗯两声,跪下磕头:“元哥儿给皇玛法请安。”
康熙听到这个名字,便记起这是老四家那个除夕出生的小阿哥,心里添了几分喜爱,笑着让元哥儿起来,问道:“你来找皇玛法,是有什么事啊?”
四爷注意到这边动静,忙向前走了几步。
元哥儿却比他动作更快,站起来就道:“皇玛法,元哥儿想说,这场比试不公平。”
“哦?不公平?”康熙爷往前倾了倾身子,“你说说哪儿不公平?”
已经有不少人向元哥儿看过来,四爷忙站出来向皇上请罪:“回皇阿玛,元哥儿年幼无知胡乱说话,儿子这便将他领下去。”
他伸手要去拉元哥儿,却被康熙拦住:“你不听听他要说什么,怎就知道是胡乱说话了?且让他把话说完。”
四爷只好收手,朝元哥儿使使眼色,希望这小捣蛋鬼能见好就收。
可是元哥儿根本没有接收到阿玛的眼神。
他挺直小身板,对康熙爷道:“皇玛法只说将弓赏给赢得比试的人,但是在场的哥哥们有十多岁的,也有七八岁的,还有像元哥儿这样,只有五岁的。这十多岁的大哥哥们一下就能把我们撂倒,我们根本赢不过他们,哪里有机会能得到那张弓?皇玛法方才说十四叔以大欺小不知羞,可是皇玛法方才定下的规则,已经就默认以大欺小了,难道不是吗?”
他语气认真,虽然声音稚嫩,但吐词清晰,说话也算有条理,倒是能让康熙听进去。
元哥儿这是在质疑皇上说过的话,四爷已经沉了脸色,想拉着元哥儿退下去。
康熙爷却不恼,他把元哥儿的话仔细听完,居然觉得有几分道理,朗笑两声:“你说的不错,皇玛法竟没想到这一点。”
元哥儿道:“那皇玛法想好怎么改规则了吗?”
康熙爷道:“你让皇玛法改规则,莫非是你也想上场,去赢那张弓?”
元哥儿抿着小嘴,十分严肃地点点头。
这下不仅康熙笑了,旁边的皇阿哥们都忍俊不禁,觉得元哥儿这是在痴心妄想。
大家的笑声传进元哥儿耳朵,惹得他皱皱眉,只是为了让皇玛法改规则,他并没有退缩,依然板直身体,站在原处。
康熙爷道:“皇玛法这张弓可是赏给巴图鲁的,元哥儿才五岁,就觉得自己是巴图鲁了吗?”
元哥儿仰着头:“那当然了,皇玛法您忘了吗?您就是大清第一巴图鲁,但您也有五岁的时候,皇玛法那时没想过自己会当巴图鲁吗?”
康熙愣了两瞬,忽地大笑起来,指着元哥儿道:“你为何说皇玛法是大清第一巴图鲁,有什么依据?”
元哥儿张口便道:“皇玛法曾一日射兔三百一十八只,共计获虎一百三十五只,熊二十只,豹二十五只……野猪一百三十二只,非常人可比,有这样的功绩,还算不得大清第一巴图鲁吗?”
“你这是从哪儿知晓的?”康熙问道。
元哥儿看看四爷:“自然是问阿玛,阿玛告诉元哥儿的。元哥儿也想像皇玛法一样,做威风的巴图鲁。”
康熙眼带笑意,看向四爷一眼,道:“你这个小儿子,倒是比你争气。”
四爷的骑射功夫在康熙眼里并不算出挑,没想到元哥儿倒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此时,堂下的比试已经出了结果,弘皙将弘昱摔倒在地,满头大汗地走到康熙爷面前行礼。
康熙看看他,又朝元哥儿招招手,将小家伙拢到自己身侧,道:“皇玛法看出来了,你很想要那张弓。这样吧,皇玛法也不拦你上场,无论用什么法子,只要你在布库这一项上赢了你弘皙哥哥,皇玛法就再赐给你一把更好的。”
元哥儿眼睛一亮,伸出小拇指要和康熙拉勾:“皇玛法说话要算数!”
康熙难得地有几分童心,抬手和元哥儿拉勾,说道:“皇玛法是皇帝,君无戏言。”
元哥儿高兴地跑下来,对着弘皙阿哥道:“弘皙哥哥,你才比试完,现在没力气,我不占你便宜。等你歇息一会,我再来和你摔跤。”
弘皙已经做好了准备,想着陪元哥儿玩两下再把他摔倒在地,元哥儿这么一说,他倒是忍不住笑了。
在场的众人都想看看元哥儿能想出什么法子。
只见他迈着小短腿跑回去,解了自家几个哥哥腰间的荷包,拿出好几块点心来,朝着几个与他一般大的小阿哥招招手。
康熙将元哥儿的举动看在眼里,脸上忍不住露出几分兴味。
片刻之后,元哥儿带着七八个小阿哥站在弘皙面前,弘皙瞧着这一圈只到自己腰间的小萝卜头,人都傻了。
元哥儿举起手臂高呼:“咱们一起把弘皙哥哥摔倒,拿到弓我就借你们玩一个月!”
小阿哥们瞬间像打了鸡血似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弘皙身上扑,或是抱住他的腿,或是拽住他的手,更有甚者,直接在他腰上咬了一口。
弘皙:“…………”
疼倒是不疼,就是有点丢人。
待几个小阿哥制衡住弘皙,元哥儿轻轻勾了下他的腿,弘皙就无法自控地倒下了。
小阿哥们哗的散开,嘴里叽里呱啦高兴地乱叫。
元哥儿当即跑到康熙爷面前,笑得一脸灿烂:“皇玛法,元哥儿赢了!”
他伸出双手摊开:“皇玛法得给赏赐,君无戏言,您自己说的。”
其余众人也都和弘皙一般,看见元哥儿这一系列操作,真是眼珠子都差点掉出来。
十四爷忍不住开口:“你这是以多欺少,胜之不武。”
元哥儿回嘴:“十四叔方才还想着以大欺小呢,怎么就不许我找几个帮手了?再说了,皇玛法说了,无论用什么法子,只要赢了弘皙哥哥就行。”
他蹭到康熙爷面前,手心摇了摇,其意味简直是明示了。
康熙却不像旁人那般惊讶,或者说,当元哥儿开始用点心贿赂与他一般大的小阿哥时,康熙就明白他要做什么了。
康熙爷历经沧桑的眼眸如鹰一般锐利,这时却添上了几分打从心底冒出来的愉悦。
他向梁九功下令:“将朕幼时珍藏的那张弓拿来,赏给元哥儿。”
元哥儿高兴得要跳起来,一把抱住康熙爷的腿:“多谢皇玛法!皇玛法您是最威风的巴图鲁!”
康熙爷轻抚着他的头,唇角勾起,笑而不语。
第81章 .辣子鸡 皇上那处的消息传到德妃……
皇上那处的消息传到德妃处, 已经是接近宫宴的时候了。
听说皇上留了元哥儿用膳,没将元哥儿放回来,德妃既是惊讶, 又忍不住高兴。
尤绾心里倒是有几分忐忑, 又打听到皇上并不是只留元哥儿一个, 而是将皇孙们都带到了前面, 只是元哥儿坐的近些罢了,这才放下心来。
宫宴过后,两家的孩子都回到德妃这处,元哥儿身后跟着个小太监, 手捧托盘, 上面放着一张通体玄黑的弓。
那弓看着不大,像是给小孩子用的, 弓身上的宝石晶莹剔透十分稀有, 只不过一眼看去便觉得有些年头, 许是常常被人握在手里,边缘处已经磨得圆润光滑了。
几个孩子进来先给德妃请了安,德妃乐呵呵地让他们坐下说话,问起元哥儿,那弓是从哪儿来的。
饶是她心里知道,也想再听元哥儿讲一遍高兴高兴。
元哥儿站起来, 双手用力才捧起那张弓, 他憋红了脸,却不愿让人帮忙。
“这是元哥儿赢了弘皙哥哥, 皇玛法赏的。”元哥儿语气里有几分自豪,“皇玛法说这是他老人家幼时用过的弓,让元哥儿好好学骑射, 将来也做咱们大清的巴图鲁。”
德妃笑着向他招手,乐得都合不上嘴:“好好好,玛嬷知道了,快让奴才们给你拿着吧,别抻出什么好歹来。”
元哥儿性子虽有几分倔,但并不一味逞强,将弓放回托盘,嘱咐小太监帮他好好看着,一点都不能磕碰。
德妃见状道:“元哥儿放心,玛嬷这儿的人肯定给你保管好,等你回去了带上。”
元哥儿心满意足地收回眼神,跑到德妃身边拿点心吃,贴着德妃坐下,还吩咐柳嬷嬷帮他倒水喝。
他这一连串动作看得尤绾眼皮直跳,对面十四爷家的几位福晋还好,也是被元哥儿逗得笑,自己这边的福晋和李氏,脸上可是见不到半分喜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