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于许都处理伏皇后事件的同时,流星探马又把刘备在益州的军事行动不断向他汇报。
秋八月的一天,曹操与谋士贾诩、刘晔正在丞相府商议军政之事,近卫亲信许褚求见,曹操询问何事,许褚答道:
“主公,探马密函。”说完呈上。
曹操拆开密函,见是刘备已占据成都的消息,他脸上的肌肉抖动了一下,喃喃道:
“果然羽毛已满,果然羽毛已满……”
贾诩不知何事,他在曹操麾下谋了多年,还从未见过他神情这样沮丧。于是,他走过去拿起曹操丢在桌上的密函,一看,果然是震人消息。刘晔也把密函看了,但他却没有发话,他以坚定的眼色瞧着曹操,曹操见他如此镇定,神色由沮丧转为平缓。
曹操沉默不言,倒背双手走出房间,几个谋士肃然跟在他后面。时令已是中秋,天空一碧如洗,纤云不染。曹操抬头仰望,南飞之雁排列成一个纵队,有条不紊地飞越而过。群雁过后不久,远处天空又出现一个小不点,由远及近,渐渐看清,仍是一只雁子,只不过是一只孤雁罢了。许褚为了遣去曹操的郁闷,唤亲兵取来雕花宝弓,想射下这只雁子。曹操阻止了他说:
“许褚,放过它。这只雁子孤零零仍奋力飞翔,其执着之著,定会与朋友相聚。唉,想我曹操,当时放过了末路穷途的刘玄德,酿成今日之大祸,真是天命啊!”
曹操感慨不已,后悔不迭。
刘晔趋前一步,向曹操进言:“主公,玄德孤弱无力,是你收留了他,器重他,让他有机会生存,足见你爱才仁慈之德。如今盘踞巴蜀,他的企图还不止如此而已。”
曹操非常喜爱身边这位足智多谋的后起之秀,刘晔的深谋远虑颇得他的欣赏。他听刘晔说刘备还有企图,其实他心中有底。他知道刘备占据益州的下一步棋就是夺取汉中。但他还是想听听这位年轻谋士的分析。
他用鼓励的眼色盯着刘晔,询问:“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讲一讲。”
刘晔说:“由于刘玄德已拥有益州,天府之国粮草充足,兵丁旺盛,他的左右臂诸葛亮又善于治理国家政事,等他在蜀中立住脚,他的战略便是出汉中,入关中了。众所周知,汉中地区是关中与蜀中的边缘地区,谁先占据这里,谁便拥有进军关中或蜀中的依托。汉中地区,早就是闻名全国的富庶之地,刘备夺取这里是势在必得。”
刘晔分析局势的语气斩钉截铁,曹操听了也禁不住点头称许。曹操又转头问贾诩的意见。
贾诩与曹操相知较深,曹操对他的建议看得比较重。早在赤壁之战就因为没有听从贾诩的建议,导致大败。
贾诩对刘晔的分析表示赞同,他说:
“主公,汉中地区应极早出兵占领,晚了便会错失良机。汉中地区是张鲁经营的,他率一个道教军团盘踞。张鲁生性懦弱,他的亲信与弟兄常与他发生冲突,采取离间瓦解和大军压境威胁的办法,张鲁很容易被击溃。”
曹操对二谋士的建议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他早在征战西凉时就留下了一支劲旅于关中,目的就是继续平定西北少数民族的同时,监视汉中的军情,而这支劲旅的主要统帅就是他的亲信大将夏侯渊。
曹操在军事上素以果断著称,如果方案已有雏形,便会马上动手实施。他回到府中,召集了将官,谋士会议,商讨出兵汉中的事宜。
在会议上,众人看不到他脸上沮丧的神色,只见他神定气闲,调度不乱。他吩咐道:“贾诩、刘晔负责起草战争方案,贾逵、司马懿负责丞相府的日常工作。王粲、张承、辛评、杨修等协助贾诩、刘晔完善方案。粮草、兵器、被服、行军帐篷由杜袭负责筹备。”
曹操把任务分给这一群谋士之后,又单独召集了武将会议,张郃、徐晃、朱灵、夏侯惇、曹休、曹真等人听曹操的吩咐安排,积极回去备战。
一九三进军汉中的准备工作还未到半个月,夏侯渊平定了西凉、雍州,把安抚平民的工作做得较扎实之后,就回到许都,拜谒曹操。
夏侯渊是深夜回到许都的,当他进见曹操时,曹操正在审定他积了几十年心血写成的兵书《孟德新书》。亲兵禀报时,曹操大喜,亲自出帐迎接:
“夏侯将军功高劳苦,操这里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