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中国未能实现的设想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洪向华 本章:一、旧中国未能实现的设想

    孙中山的三峡工程设想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实业。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意在引起国际实业界的响应。1919年,他在上海创办了《建设》杂志,将上文编译为《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发表。在《实业计划》之“改良现存水路及运河”一节中,孙中山对改良长江上游水路作了如下论述:

    “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1924年8月17日,孙中山在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演讲《民生主义》时,再次提及:“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比现在各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是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

    国民政府纸上谈兵

    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的论着发表后,国民政府工商部曾于1930年初拟在长江上游筹设水电厂,并着手收集有关资料和图表,但对坝区的勘察工作始终未能进行。两年后即1932年,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主持组成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该队查勘后提出《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计划在西陵峡内黄陵庙和葛洲坝修建两座总装机容量分别为32万千瓦和50万千瓦的低水头电站,总预算1.665亿美元,但这一计划仅仅是纸上谈兵。

    193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工程师、奥地利人白郎都也研究了开发三峡问题,设想改善川江航道,开发三峡水能,但在报告结尾处写道:“社会经济状况凋敝,是项巨大工程殊难举办。”

    抗战后期,美国政府推行“金元外交”政策,派出战时生产局局长纳尔逊担任中国政府的高级经济顾问。纳尔逊到重庆后便与蒋介石密商设立中国战时生产局。1944年4月,任中国战时生产局顾问的美国专家潘绥向国民政府提交了一份题为“利用美贷筹建中国水力发电厂与清偿贷款方法”的报告,建议由美国提供9亿美元贷款和设备,在三峡修建一座装机容量为1000万千瓦的水电厂和年产500万吨化肥的化肥厂,用向美国出口化肥的办法还债。潘绥报告一发表,就引起中美朝野的高度重视。同年5月,世界着名水坝专家、美国垦务局总工程师、当时担任印度巴克拉大坝工程顾问的萨凡奇博士,应中国政府之邀抵达重庆。他到任后便立即投入工作,先考察了大渡河和岷江,接着冒险查勘西陵峡,随后提出了《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即着名的“萨凡奇计划”。在该“报告”中,萨凡奇建议在南津关至石牌之间选定坝址、修建电站。该电站设计坝高225米,总装机容量1056万千瓦,兼有防洪、航运、灌溉之利。这个以发电为主的综合利用方案,当时被视为水利工程的一大创举。

    1945年,中国政府原则同意了萨凡奇的计划。随后,资源委员会邀集全国水利委员会、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和国家交通、农业、地质、科研等部门,组成三峡水力发电计划技术研究委员会。同时,在四川长寿设立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在宜昌设立三峡勘测处,负责坝区的测量钻探工作。

    194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组队入峡进行地形测量和经济调查。4月,萨凡奇博士再度来华复勘三峡坝区。5月,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签订了由该局进行设计的技术合作协议,并先后派出54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去美国垦务局参加三峡工程设计、研究工作。同年,钻探、航空测量等各项工作也逐渐展开。

    1947年5月,在国内经济形势日趋恶劣的情况下,三峡工程设计工作奉命结束;8月,设计工作全部停止,除极少数人员留美外,大部分人员分批返回中国。

    <hr />

    注释:


如果您喜欢,请把《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方便以后阅读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一、旧中国未能实现的设想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一、旧中国未能实现的设想并对复兴之路·中国崛起的30个历史关键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